
迷霧中的斷橋
更顯滄桑

走過這一座木橋
就可到達另一邊的斷橋

很像宮崎駿的卡通《天空之城》
樹木攀爬著斷橋

樹木與斷橋
兩者成為生命共同體

這木製的台階是通往
龍騰鐵道驛站

龍騰斷橋附近開的孤挺花
萬綠叢中一點紅
補充說明:
苗栗三義龍騰村的龍騰斷橋原名魚藤坪斷橋,俗稱糯米橋。
歷經2次大地震,只剩下拱型橋柱,反而愈發挺拔,吸引戶外休閒人口的目光。
龍騰傳說
龍騰舊名魚藤坪,相傳在先民開墾之初,鯉魚潭有鯉魚精危害地方。
鄉民為了克制鯉魚精作怪,於是在龍騰山區種植魚藤,東面的高山改稱為關刀山。
用意是藉關刀山斬魚藤,以毒殺鯉魚精。
鯉魚精果然不再危害,居民得以安居樂業,後來村民認為魚藤不雅而改名為龍騰。
鐵路藝術極品
龍騰斷橋被譽為「台灣鐵路藝術極品」,據說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建造這座橋,先在附近蓋一座磚窯廠以便就近供給材料。
由於嚴格要求磚塊的品質,所以至今留下的殘磚仍然是極品。
這座橋當時是台灣鐵道路海拔最高、跨距最大(61公尺)的橋樑。
當時處於日本政府積極西化的時代背景下,這座橋引進「荷蘭式」砌磚工法,從拱形磚塊的疊砌方式與接合切角,可以看出手法的精緻程度。
另外,位在拱橋橋墩腰上兩側稍微突出的立方體花崗岩石,是興建時用來支撐鷹架模板用的構造物。
地震後劫後餘生
1935因關刀山大地震而斷毀的龍騰斷橋,只剩下北端六座及南端的四座橋墩。
九二一大地震時,北端第五個橋墩半殘拱口二次震斷。
現在搭山線火車走的是原橋西側另建的新橋,當經過斷橋的拱型橋柱時,頓感歲月的滄桑。
如今的龍騰斷橋平靜的與綠茵相伴,我喜歡它的恬然自得。
當該盡力時,貢獻所能;當該休息時,不據位。
以上這些資料是從奇摩知識+抓來的
這些是你親自拍的嗎????
回覆刪除版主回覆:(03/28/2009 04:59:38 AM)
對阿自己拍的
不過技術有待加強...